# 买还是等?
网红型号根本不愁卖,整机生意就是用来清仓DIY市场卖不出去的产品,当成普通电子消费品,默频使用,两三年一换,一般也都正常使用。
非要买整机:中正评测,经典整机套路,但便宜;淘宝摩西电脑 (opens new window) 相对正常一点,贵;装机猿·西安水元素 (opens new window) 便宜点。
公众号-游推社,图拉丁吧等社群找配置单,自己装,或京东上门组装服务。
全网最好的台式机装机教程 (opens new window)
- 夏蒙乾 (opens new window)笔记本导购和普及
- 公众号
笔吧评测室
# 一分价钱一分货
比如YOGA和小新可能是一样的模具,但是YOGA特挑严丝合缝的。
# 跑分要看持久力
轻薄本的瞬时功耗PL2现在给的很高,瞬间跑分都很猛,但是持续重负载,如渲染转码视频,解压文件甚至从U盘拷文件,轻薄本会落回持续功耗PL1。10~28w,表现会很差,常见跑分体现不出。H系列35~45wPL1的处理器,发挥强很多。但是风扇声,机身厚度重量可能就不理想。
游戏本顶天了上个X060,更高级别建议台式机。二手游戏本尽量不要碰。
# 买还是等-CPU
AI PC如果算力是NPU实现的,目前还处于一个兼容性很差的状态,能跑通的应用没几个。而且NPU的通用性相对GPU差很多。假设几年后兼容性显著改善,但是目前的NPU的50T左右的算力,恐怕也不够看。
既需要跑深度学习本地模型,可能还是主要考虑显卡。
TSMC N3节点提升较小,还涨价,而台积电2nm,导入GAA,恐有巨大提升,有成为钉子户潜力。预计相关产品要等到2027年中。
- 非刚需建议等2nm产品。
- 英特尔13,14代存在不稳定的现象,要自己斟酌。
- Ultra200系列的内存频率有改进,内存延迟有明显退步,需要高帧数的竞技游戏不如zen5。但是诸如文明6这类CPU密集运算的游戏,相对zen5可能有提升。
刚需可入zen5。不超频可以考虑英特尔非K处理器,以前AMD实惠是奸商喜欢炒英特尔,现在奸商开始炒AMD了,英特尔一部分处理器暴跌,反而有性价比了。
zen6上N2。疑似一个CCD有12核,预计26年下半年。
INTEL应该26年上2nm,Ultra300相对Ultra200推测在能效上有一定提升,主要改善内存延迟。IPC未必明显提升。笔记本端将验证INTEL 18A,多核提升应该不大,单核性能看制程能顶多高频率,GPU可能有一定提升。后续的NovaLake才是重头戏。
Ultra300桌面端可能是马甲。
更值得期待的是27年的英特尔Nova Lake的Royal Cove将大改性能核,全新升级的超线程Rentable Units届时回归。英特尔大核从06年至今都没有重构过。
英特尔18A制程就25年3月的流言来看延期的可能性不小,台媒爆料良率20~30%。
- 平价轻薄本刚需可入zen4,性价比高。
- 便携轻薄本ultra 200V(Lunar Lake-U),就是贵一点,续航猛。(确定用途只有看网页,看视频,处理word之类)而且很需要轻便。Ultra 200H就是相对有点笨重,性能好还便宜,续航差距不算特别大。
- 全能本Ultra 200H,集显在AI(深度学习)上有一定可用性。相对前代大幅提升能效。
- 游戏本建议等27年Nova Lake(Ultra400H?),刚需Ultra 200H。
# AMD
zen5相对zen4,IPC提升约10%,科学运算与游戏都有提升。能效提升较大,进而多核PBO频率更高。
zen4相对zen3,前端大幅度改进,科学运算性能提升较大,游戏性能提升较小。
zen3D只在游戏性能大幅度提升。
流言:
Granite Ridge(移动端Fire Range),2xCCD,最多16核,X3D,zen5+RDNA3.5,4nm,25年
Strix Point 单片,最多12核,4+8混合zen5c,16CU(RDNA3.5),NPU50T;25年
Kraken Point单片,4+4,8CU。
Strix Halo,也可能叫Sarlak,chiplet,16核+40CU(RDNA3.5)+32M Infinity Cache;功耗允许60~130w,25年;
Sonoma Valley 全zen5c。三星4nm。
Bald Eagle Point Zen5+Zen5c,RDNA 3.5,导入16MB Infinity Cache。如果Zen6+2nm不顺利将作为中期改款于2025年推出。
zen6内核代号“Morpheus”,处理器代号“Medusa”。RDNA 5。
预计26年中有相关产品上市。升级2.5D增大互连带宽,桌面端可能最多32核。
将分为Standard、Dense Classic和Client Dense。前两者可能类似于zen5和zen5c。内存控制器,执行调度器都将从头重新设计。
# 英特尔
- 英特尔建议等27年中的Nova Lake,大核架构大改,2nm。
- Ultra200(Arrow Lake)主要优势是能效比相对上一代好非常多。
- E核Skymont有巨大提升。如果是多线程科学计算,Ultra200值得升级。
- Ultra200配套主板没有升级潜力。
- Ultra200系列的P核Lion Cove相对上一代IPC有10%的提升。但是台积电N3B工艺,频率相对上一代低了。所以12~14代用户没有太大的升级必要,不如期待27年的Nova Lake。
Ultra200S+H:Arrow Lake-H - Lion Cove P-Core + Skymont E-Core + Crestmont LP E-Core(SOC)
Ultra200V:Lunar Lake-U - 4+4+2 Lion Cove P-Core + Skymont E-Core + Skymont LP E-Core(SOC)
Arrow Lake,芯片有B0(8+16+4Xe)C0(6+8+4Xe);TSMC N3B。SoC Tile可能是TSMC N6。
26年中Panther Lake(ULTRA 300),INTEL 18A。SoC Tile可能是TSMC N6。性能能效都可能有一定提升。导入GAA和PowerVia,将供电线路挪到反面。
Panther Lake,4+0+4(4Xe)(15W) 4+8+4(4或12Xe)(25W) 4xe40T,12xe120T算力。
Wildcat Lake 2+0+4,2Xe。
Cougar Cove ,Darkmont E-Core,LP E-Core,更新Soc Tile,大概率只做移动端。INTEL 18A。Xe3-LPG。
Diamond Rapids - Panther Cove-X,可能是Panther Lake的gpu或npu提升版。
Nova Lake - 16+32+4,27年中。TSMC N2。超线程回归,导入Rentable Unit,Arctic Wolf E核。赘婿归来!
Razer Lake-S,可能是Nova Lake 马甲或导入Cobra Core。
# 买还是等-显卡
- 50能效没有明显提升,用功耗换性能。
- 流言说nvidia显卡可能要70系Feynman才换用2nmGAA,台积电或英特尔都有可能。估计要28年末吧。
- 60系Rubin可能用3nm,估计要27年初,性能提升应该没有惊喜。
- AMD 9070性价比相对高点。
50主要提升在于GDDR7带宽猛增,RT单元加了规模,RT单元效率应该有提升。
DLSS4相对DLSS3游戏都不用怎么改,更多的是营销。50系独占的是4倍插帧-帧生成Frame Generation,40系是2倍插帧。
模型从CNN换成transformer,从测试来看,显存占用变低,延迟也略低一点,穿帮有改善,老卡也能用上。
超分Super Resolution和光线重构Ray Reconstruction提升的帧数可以降低延迟。帧生成必须要渲染一帧再生成新的帧插入,会增加延迟。比如30fps超到60fps,超分可能降低近一半延迟,然而帧生成会导致延迟反而比30fps的时候还更高,但是假如从30fps超到120fps,帧生成相对超60fps增加的延迟不高。但是如果超分要实现,原始渲染分辨率要调的很低,就有可能效果惨不忍睹。
对帧生成插帧增加的帧数,要当成视频插帧,电视机插帧那种来看待,既实质是视觉欺骗,目的是增加动态画面的流畅度,截图的静态画面肯定会有很多穿帮,视频插帧静态截图一样会有很多穿帮,但是一样有人折腾。
游戏玩家没必要考虑升级,跑深度学习自行斟酌,50系支持FP4。
“50系”指Blackwell,TSMC 4NP。
# 显卡品牌
矿卡推荐精影,精影以前没矿卡的时候就卖返修卡和亮机新卡,跑路的可能性比卡诺基,冰影,发行者等只卖矿卡的低。
以下品牌溢价少,性价比合理。
- 铭瑄电竞之心,翔升。支持个人送保,一般柏能代工,返修率最低。
- 同德丐卡推荐在影驰,耕升,铭瑄,盈通里找最便宜的,懒得找推荐耕升,品牌溢价低,而且基本就是同德公版丐,不会再缩水。
- 电竞判客,栢能系(索泰,映众)最便宜。
- 以上品牌的丐卡一般代理商送保居多,京东买售后方便。
- 京东自营可以考虑PNY,比亚迪代工。
性价比低:索泰霹雳毁灭,七彩虹元气,战斧,网驰。
台湾品牌仗着品牌溢价,又贵又丐,甚至为了打价格战,低端系列大量启用矿卡作坊代工。
# 非公
- 二线非公差价很小才考虑,大都不提升供电,就换个三风扇散热器,甚至往往是负作用。
索泰PGF,天启;七彩虹adoc;影驰星曜;微星魔龙;华硕ROG,KO等非公会升级供电,但是性价比很低。
- 是否要非公建议看供电相数,drmos每相效率高,温度低的甜蜜点在30w左右。
xx70及以上卡,丐卡都给到10相以上,供电完全足够,非公堆供电,反而增大故障率期望。
# 关闭MPO
不管A卡还是N卡,都强烈建议关闭MPO。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莫名的表面显卡异常,包括黑屏,闪屏,windows窗口管理器假死,掉驱动等现象。但实质是windows的窗口管理器bug。
下载nvidia提供的注册表文件 (opens new window),下载MPO_disable.reg,并双击导入windows。
# 没有烂东西只有烂价格
买于2013年之后的电脑只用于上网或处理文档,加内存,换固态硬盘,都很流畅。
上网,office,轻量ps,简单视频剪辑。硬件性能基本都够用,请关注屏幕颜值做工细节或减预算。
玩任何游戏最好配鸡肋独立显卡。核显受限于内存带宽(目前主因),功耗墙,温度墙等原因,不能完全发挥,比如一打团就掉帧。
善用厂商客服,多花的钱就是买的服务。
个别机型把数字量化的参数做得很好,但是隐性参数如做工,质感,噪音控制,表面温度等实际体验才能感受到的部分敷衍了事。
不要有幸存者偏差,坏是概率,性价比高不代表不容易坏。
# 避免常见误区:
- 重品牌轻型号,只看纸面参数。
- 忽略真实需求,被KOL片面强调的需求,消费主义吸引。
- 过度在意负面信息。没有完美不坏的产品。
-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,不要有刻板印象。
- up一般不会恶意诋毁。
# 光追
超能网的甜品卡2077光栅,中等光追,超级光追画面对比 (opens new window)